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具 >

云南茶农作散致力于推动普洱茶产业发展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565次

进入雨季后,勐海县格朗河乡南诺山总是被雾气包裹,汽车从向阳村脚下盘旋而上。海拔越高,雾越浓,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树影婆娑,茶在林中,村在画中。穿越它就像穿越一个神秘的境地。

大约30分钟,车停在了南诺山山顶的多益斋,南诺山多益斋茶叶合作社的初制就设在路边。合作社发起人正在和工人一起炒茶、摊茶、晒茶(上图)。

云南茶农作散致力于推动普洱茶产业发展

左三是土生土长的哈尼族。据他介绍,在雨茶期,合作社的鲜茶叶加工量并不大。按照订单量,只需要5到6个工人。春茶期间加工量大,需要15到18个工人。“自今年年初以来,合作社已经生产了10多吨干茶。

合作社通过每户增收1万元,成为南诺山的一张名片。"

“南诺山种植、制茶历史悠久。有800多年栽培的茶王树,是云南机械制茶的发源地。我们要擦亮南诺山茶的招牌。”一边泡茶,我一边给客人讲南诺山的制茶历史。在他的推动和影响下,

他的兄弟、子女、侄子、侄女等10余人从事普洱茶相关业务,致力于推动普洱茶产业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各级党委政府鼓励个人办厂,到乡镇企业、校办企业参观学习后,请人去普洱市回购制茶机。1995年,南诺山第一批初级制茶所建成,专门烘焙绿茶。

“从我记事起,我家就有茶园,南诺山也有茶叶加工厂。我经常和父母一起采摘茶叶鲜叶,卖给工厂。工厂采购员根据鲜叶的等级来定价,一芽一叶的价格最高。家里的油盐都是茶叶换来的。是几代哈尼族人的荷包和命根子。

左三说,茶叶初制建立以来,采茶季节每天都有四五十个村民排队向初制出售鲜茶叶,一天要收2到3吨鲜叶。普洱茶热在市场上掀起后,左三开始根据市场需求,以多益斋古树茶、生态茶为原料生产销售普洱茶。

2005年,左三与外界一家茶叶公司达成合作关系,向该公司提供原料,此后一直合作。2007年,普洱茶价格暴涨后大幅下跌,很多茶农担心卖不出茶。为了解决销路问题,分散了布朗山、蒙松山等山头的13个茶农。

成立严明茶叶合作社,集资收购各山头茶农滞销的干毛茶,为茶农解决了销售后顾之忧。

为了更好地促进茶农发展,2012年,左三在南诺山发起成立了多益斋茶叶专业合作社,涉及多益斋、南腊、巴马、半坡、丫口、娘寨等9个村民小组的300多名茶农,大力推广多益斋的古树茶和生态茶。

2015年,左三提出在多益斋举办普洱茶展。他出资制作包装了一批用多益斋茶叶制成的竹茶,作为纪念品分发给前来参会的嘉宾。左三不断扩大一级系统面积,规范一级系统建设。现在一级系统占地2亩。

有萎凋区,炒茶区,摊晾区,炒茶揉捻机。毛茶年生产能力已达60吨。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得益于勐海县普洱茶七饼路线的建设,多益斋成为交通枢纽,水泥路四通八达,串联起南诺山、何开、老班长等著名的普洱茶庄。

形成了独特的普洱茶山环线。初制门口竖起了普洱茶七粒糕的路线图和路标,修建了旅游厕所。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路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南诺山有20多个哈尼族村寨。哈尼族一直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古茶园,不断种植和改造生态茶园,使南诺山的茶叶生产得以持续发展。”左三说,随着当地茶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很多人到南诺山观光。

村里的哈尼族服饰、节日、歌舞、茶俗等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接下来,我想通过壁画、雕塑等方式,向外界展示南诺山博大精深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普洱茶文化。“对于分散来说,这是他目前最大的愿望。(苏云华)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