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901次
佛教于公元前633,354年前的5世纪创立于古印度,汉代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传播和发展,到唐代达到顶峰。茶盛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人陆羽被智奇禅师收养。
他在竟陵龙盖寺学习文学素养,诵经念佛,后来成为唐代诗人兼僧人皎然,一生相识,死后相随。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赞美佛教和僧侣爱茶的记载。可以说,
中国茶道从一开始就和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无论是僧人还是习俗都为人津津乐道,比较知名的就是——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
1.“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与佛教最初的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饮品,而僧人和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此外,在茶事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在茶道和佛教之间找到了共同点。
一个是“苦”
佛教浩瀚无垠,却以“四谛”为总纲领。
释迦牟尼出家后第一次在六道院演讲时,讲的是四谛。而“苦、定、灭、道”是第四种。人生有多苦?佛陀认为人生有痛苦,老年有痛苦,疾病有痛苦,死亡有痛苦,怨恨有痛苦,爱情有痛苦,寻求有痛苦,等等。简言之,
构成人类存在的一切物质,以及人类存在过程中的精神因素,都能给人带来“苦恼”,而佛教所追求的是“无止境的苦,回头是岸”禅修就是要看透生死观,达到彻底的领悟,摆脱“苦”。茶也苦。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年写道:“茶味苦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则百病,火必清。”从茶苦后甘的特性,佛教徒可以产生各种联想,帮助修行的人品味人生,打破喝茶时的“苦道理”。
二是“静”
茶道讲究“静、雅、真”,把“静”作为摆脱神秘、品味的必由之路。佛教也提倡清静。佛教中的禅修,是以拙火(调理心、身、食、息、眠)和佛教中的“戒、拙火、慧”三学为基础的。
禅宗是从“静”中产生的。可以说,禅修是历代禅师了解佛教的重要课程。在冥想中,人不可避免地会疲劳和困倦。这个时候,只有茶可以提神醒脑,克服困倦,茶就成了禅宗最好的“朋友”。
第三是“随便”
日本茶道大师森野理也曾说过,“你要知道,茶的本质不过是烧水点茶而已”。茶道的本质是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领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宗也要求人们冥想,
从平凡的事物走向觉悟大道。
四是“放”
说到底,人的苦恼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强调“放下”。近代的一位高僧虚云法师说:“必须放下一切,才能入道,否则徒劳无功。”放下一切。这是什么?六根内根,六根外尘,六根中识都要放下。简言之,
放下物质和精神世界。放下一切,人们自然放松下来,看看世界的天空蓝蓝的,美丽的风景,美丽的天气,明亮的月亮星星。品茶也是强调“放下”,放下手头的工作,偷得半天闲,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自己被禁锢的性。
最好玩连珠的诗:放下就放下,哪里在乎?做一个无忧无虑的人,笑看星星笑看月亮,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可以放下,没有烦恼的茶人。
2.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
自古以来,僧人就爱茶、爱茶,并以茶为修身养性、静观其变的伴侣。为了满足僧人的日常饮酒和待客需求,很多寺庙都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和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一句话叫“茶从古寺一直出名”。
据唐代0755年至79000年的记载,福州的方山芽、剑南的蒙顶石花、越州的焦虎膏、洪州的西山白露等名茶都产自寺庙。僧人对茶的需求客观上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
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高僧们或写茶诗,或吟诵茶词,或画茶画,或与文人咏茶,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2.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天如我”的哲学思想和“戒、定、智”的修行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其更具魅力。特别是“梵天像我”的世界观,与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得益彰。
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我玄”境界的追求。
3.佛茶是为茶道发展提供参考的活动。郑板桥写了一副对联,写得很漂亮:“名人从来不能讲和,自古僧多粥少爱争茶。”佛寺中持续不断的饮茶活动,对提高饮茶技术,规范饮茶礼仪有很大的帮助。
南宋禧年间,常举行千人大型茶宴,四秒饮茶标准列入《国史补》。近代有学者认为《百丈清规》是佛教茶道和儒家茶道结合的象征。
3.“禅茶一味”的意境
真正理解禅茶的盲目,要靠你自己去体会。这种体验可以通过茶事的实践感受到。也可以通过品茶诗、品茶对联来理解。以下四句对联和四首茶诗很有意思,有助于理解“禅茶一味”的意境
四幅茶对联
茶笋满禅味,松杉真。
——苏东坡
一勺惊心动魄的饮用水,谁蕴含着出世的想法,
在一起半辈子了,听着春天的声音,我爱山的声音。
赵胤寺——号
一切都是空的,坐一会儿不管你我,
两头有两条路。吃一个就分道扬镳。
——洛阳古道茶亭之书
一卷经卷,溪流边的真正智慧,
千年朝拜,旗枪成风神。
上饶路——号玉泉莲
四首茶诗
特德轩任尚园
杜荀鹤(唐)
忙的时候是闲的,闲的比天还宽。
浮生无虚,从来没有百年不老。
让我们敲石松月,让睡眠和茶煮石根泉。
虽然我不像老师,但我和老师都明白这一点。
与饮茶俗人青山湖喝茶。
灵异和尚(唐)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北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失题
陈继儒
山中日日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石枕月侵蕉叶梦,竹炉风软落花烟。
点来直是窥三味,心后能翻赋百篇。
欲笑当年醉乡子,一生虚掷杖头钱。
茶与中国文化发展
赵朴初
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读了这几首茶诗、茶联,您能从“禅”中闻到“茶”香,能从“茶”中品出“禅”味么?
曼班三队村对面的山上,密林深处藏着一棵茶树。10月26日中午,那思正在茶场干活。采访团了解到,31岁的她是满班三队中唯一…
本文目录一览:1、整套茶具包括什么?2、张生汉陶茶具怎么样3、有什么去印尼婆罗浮屠欣赏精美浮雕的打卡攻略?4、瓷器茶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