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556次
福建武夷山的采茶季,记者走进田间,新鲜事儿来了:茶树间套种大豆、油菜,不用化肥就能防虫;千年岩茶有了新品种,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新茶人;5G、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在茶山广泛应用.“茶技”成为助力茶产业升级、茶农增收的新密码。
走进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千亩生态茶园,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和茶叶的清香。绿油油的茶树间,套种的油菜已经掉落,油菜籽散落在土里。茶园负责人杨告诉记者,5月中旬春茶采摘后,将把油菜挖出来埋掉。
再次播种大豆。
“这就是武夷山茶园的‘生态密码’。”正在茶园指导茶农的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宏一针见血。
“冬天在茶园种植油菜,可以释放土壤中的磷和钾;春茶收获后,套种高固氮根瘤菌的大豆。这样茶树需要的氮磷钾都有了,基本不用化肥了。”她说。
科技特派员廖宏被武夷山茶农称为“扛着锄头的女科学家”。她和她的团队创造的“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技术”,改变了茶农一贯的耕作模式。
几年前,当科技人员尝试这项新技术时,许多茶农都持怀疑态度:不施肥能达到茶叶产量吗?不用药怎么防虫?
生态茶园的“成绩单”打消了茶农的疑虑:新技术试用后,燕子壳示范区减重减药超过30%,水体磷污染减少60%以上。燕子壳茶的优级品率比三年前提高了80%左右,收购价格翻了一番。
间作大豆也有助于摆脱茶园对农药的依赖。廖宏说,鲜嫩的大豆叶不仅可以减少茶园最常见的害虫茶尺蠖对茶叶的消耗,还可以吸引茶尺蠖的天敌臭臭虫,从而降低茶叶被害虫吃掉的风险。
如今,这套技术在武夷山家喻户晓,“遍地开花”。截至去年底,武夷山已建成生态茶园8.4万亩,全市11601户茶农、1683家茶企分别减少化肥使用量6吨、195吨,同比均下降2%。
据了解,武夷山市建立了院士工作站、茶产业科技研究院和数字化社会服务平台,加强与高校科研团队的合作,选派了225名科技特派员,为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走在茶园的田埂上,随处可见5G、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应用。这些“茶技术”正在成为激活武夷万中茶山的“新密码”。武夷山市委书记杨清建告诉记者,更多的“茶科技”进入茶园,助力茶产业升级。
也让茶农真正受益。(记者梁铮、周毅、吴剑锋)
2月2日是中国传统的春耕节,也称为农事节。在2月2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确保春茶生产有序发展,促进春茶增产增收,福建农…
7月8日,“八马电商智慧仓开业仪式”在福建安溪举行。此次,八马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马茶业”)携手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
日前,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组织同行专家对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根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完成的“普洱茶…
截至2021年底,湖南省茶园面积达到338万亩,产茶32.28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1012亿元。28日,2022年湖南省…
“福建省作为产茶大省,面积排名第五,但产量全国第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忠华认为,福建在挖掘和利用茶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