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铁观音 >

湖北恩施茶产业让全州83万人吃上“茶叶饭”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624次

阅读摘要

恩施州是湖北四大茶叶产区之一,种植面积180万亩,居全国第四。近年来,国家积极探索“茶产业、茶技术、茶文化”有效对接,巩固了种植规模、产量、产值在全省的地位,实现了茶叶收入连续五年增长。

湖北恩施茶产业让全州83万人吃上“茶叶饭”

全州83万人吃“茶饭”。

三月是一个美丽的春天,它回报了采茶人。戴着帽子,腰间挎着篮子,手指舞动,恩施州青山绿水间呈现出一幅采茶的美丽画卷。

恩施市农业农村局调查显示,今年恩施春茶上市后,量价齐升。预计全年茶叶产量达到13万吨(春茶约6万吨),鲜叶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加工销售收入90亿元左右,均同比大幅增长。

规模和效益一起增长。

春茶亩产量五年翻了一番。

3月26日8时许,恩施市白羊坪镇东夏草村村民廖大海吃完早饭,拎起菜篮子,快步跑向屋后的茶园。

“现在价格不错,多拿点。”不到5个小时,一片鲜嫩的茶叶就装满了腰间的篮子。送到附近的合作社,筛选称重,3斤3两,共计262元。廖大海笑着说,家里种了4亩茶,到6月份,每亩收入6000多元。“这笔收入,

几年前想都没想过。"

白杨坪镇党委书记张锦源说,当时全镇10万亩耕地只有5000亩茶园。产量低,质量差,不好卖。每亩收入不到3000元,村民种茶积极性低。

当时,白杨坪镇邀请了第三方进行实地评估和市场调研,得出适合种茶的结论后,开始实施“万亩茶园”计划。全镇修复沟渠30公里,完成茶园节水灌溉工程1000余亩,完善电力等配套设施;派技术人员,

引导村民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鼓励有才能的人回国,带头种茶,办加工厂。

推广效果非常明显。如今,该镇的茶叶种植面积为6.6万亩,加工企业数量增加了一倍多,达到31家。2020年鲜叶年销售额将超过3.2亿元,带动3万人增收。

这是恩施茶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恩施市农业农村局经济研究科科长胡兴明介绍,2017年以来,县县两级党委政府出台各项政策发展茶叶,使之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基本实现了“乡镇种茶”的格局。其中,

万亩以上规模乡镇45个,千亩以上规模村479个。

规模和效益的双增长见证了茶产业的成长。五年来,泉州茶叶采摘面积从110万亩扩大到143万亩,增长了30%。鲜叶年销售收入从35亿元增加到50多亿元,平均亩产提高40%以上。如果只是春茶,

平均亩产量从3000元提高到6000元。

今年恩施春茶上市后很受欢迎,全国各地茶商云集恩施。截至3月底,全州鲜叶销售额已达13亿元。

技术创新取得成效

咸丰8万亩茶园减产但增收。

3月25日16时,咸丰县塘雅镇汤种村村民李祖云和妻子将刚采摘的3斤多茶叶卖给一家加工厂,获得260元。

“茶叶长势好,价格高,比过去强多了。”李祖云种了4亩“鄂茶10号”,都是春茶。亩产160斤左右。按照2个多月的采摘时间,总收入超过4万元。以前地产茶叶一亩700多斤,4亩收入不到2万。

产量少了,为什么收入却增加了?咸丰县茶叶局局长简瑶解释说,品种得到了改进,新技术得到了应用。

原来,2018年以来,咸丰县种植了大量“龙井43号”、“鄂茶10号”等优质品种,并从种源上进行了改良。省州农科院积极推广“去夏增春”技术,减少夏秋茶产量,增加春茶产量。

简瑶说,以前,全县采摘的茶叶90%以上在夏秋季节卖给沿海企业出口,价格不到春茶的十分之一,导致茶农收入低。科技人员在地里教农民修剪茶树,从6月份开始停止采茶,让茶树“休养生息”。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经过20多项技术培训,这个县8万亩茶园推广“从夏到春”,春茶产量和收入翻了一番。

“科技创新是恩施茶叶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力量。”恩施市农科院相关人士表示,近年来联合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在全州推广国家级优质品种30多个。

选育出“鄂茶1号”、“鄂茶10号”、“尤鲁1号”等5个地方优质品种,使茶叶的抗病虫、抗高温冻害能力提高了30%。如今,泉州的茶树无性系良种率已达90%。

州和县政府还与茶叶企业和大学合作,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提高茶叶质量。3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倪德江在宣恩县成立了茶叶人才研习班,旨在建立以吴家台贡茶“鄂茶10号”加工绿针茶的技术体系。

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的“欧标”茶叶生产基地。

目前,恩施有机茶基地认证面积15.4万亩,有机转换认证总面积12.82万亩。

培养3000名茶艺师

将民族、历史和文化融入茶文化

“恩施尤鲁用的是玻璃泡和茶碗,方法不一样。”3月23日,湖北恩施大学硒茶学院迎来2021年第一批学生。在课堂上,茶艺师的专业知识和优美的动作让所有人疯狂。

据悉,再过两个月,泉州1000多名公务员将在这里免费接受培训,学习茶之美、水之美、器之美、人之美、艺之美,最终做出一杯好茶。

这是恩施州茶文化的生动实践,包括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酒店、进景区。仅3月份,全州就有10多所学校开展了学生采茶、参观、泡茶等活动。

“文化是茶的灵魂。”硒茶学院院长何杰说,以茶为媒介与外界交流,品尝好茶,令人心旷神怡。茶文化的普及,关键在人。近年来,恩施培养了3000名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茶艺师,在各种公开场合,

通过茶艺展示和专业讲解推广恩施茶,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恩施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南茶”的记载。明代黄一正日期《事物绀珠》:“茶今称重阳茶、普阴茶、祁茶、荆州茶、石舟茶、楠木茶。”(石州即恩施)。清朝康熙年间,

“恩施尤鲁”(后改名为恩施尤鲁)由此得名,并逐渐传播到海外。宣恩吴家台茶在清朝乾隆年间成为贡茶,并被赐以“皇帝偏爱锡”的匾额。鹤峰是万里茶道的茶源,曾名噪一时。

2018年,恩施尤鲁、李川红被列为东湖茶叙指定茶,“一红一绿”的清香飘向世界各地。

据恩施市文化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各县市都举办过茶商大会。青年男女身着当地苗族服饰,在茶园演唱《六口茶》等民族歌曲,表演肉响等各种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巧妙融入茶文化,达到了1/12的效果,为茶产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以茶游一体化为例,仅宣恩吴家台茶园一年就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

恩施州州委副书记夏表示,该州将深度开发和挖掘茶文化,加快提升种植、加工等环节的科技水平,提升茶叶“含金量”,做强做大茶产业,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雷盛保勋曾辉)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