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铁观音 >

洞庭碧螺春制作工艺(洞庭碧螺春制作视频)

2022-01-18 作者 :品茶网 围观 : 804次

1、加工技术

1. 采摘

洞庭碧螺春制作工艺(洞庭碧螺春制作视频)

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采得早,二是采嫩,三是采得干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期前后结束。春分至清明期间采摘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摘芽叶刚展开、长度为1.62.0厘米的原料。叶子形状像鸟的舌头,故名“鸟舌”。炒制500克高档碧螺春,大约需要68000至74000个芽头。历史上,500克干茶曾有约9万个芽,足见茶叶的嫩度和采摘技艺的非凡深度。娇嫩的芽叶富含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上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收的芽叶要及时精心采摘,剔除鱼叶和不合格的芽叶,保持芽叶均匀。一般需要2至4小时才能采摘一公斤芽叶。其实,采芽、采叶的过程也是一个摊鲜叶的过程,可以促进内容物轻微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是5点到9点采摘,9点到15点采摘,15点到15点炒。茶是当天采摘当天炒的,隔夜茶不炒。

2. 完成

在平盆或倾斜盆中进行。锅温190-200时,加入叶子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捞出,抖散,杀匀,杀透,炒熟他们用双手。红茎无红叶,无烟烧叶,持续3至5分钟。

3.揉捏

锅温70-75,摇、炒、揉三种手法交替使用。在摇、炒、揉的过程中,随着茶叶含水量的降低,逐渐形成条状。炒茶时,茶叶要握得松紧适度。太松不利于紧。如果太紧,茶叶溢出,容易在锅面上形成“煮”,产生烟味,使茶叶颜色变黑,茶条折断,毛毛脆化。脱落。当茶叶干度达到60%~70%时,持续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开始揉面团的过程。持续约12 至15 分钟。

4.将面团揉至呈现细腻程度

是形成如蜗牛般卷曲、充满绒感的造型的关键工序。锅的温度为50-60。炒的时候,用双手用力将所有茶叶揉成几个小球。时不时地摇晃它们。重复几次,直到条带卷曲并露出头发。当干燥80%左右时,进入干燥工序。持续13~15分钟。

5、干燥

采用轻柔揉捏、轻煎手法,达到定型、持续显毛、蒸发水分的目的。待干度90%左右时,取出锅,将茶叶铺在桑皮纸上,将纸放在锅上,用小火烘烤至干。盆温30-40左右,干叶含水量7%左右。需要6-8分钟。全程约需40分钟。

6.翻炒

手紧贴茶,茶入锅,边炒边揉,边炒边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即可上桌。

2. 等级划分

洞庭碧螺春国家标准碧螺春茶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煎锅的温度、叶子的添加量和用力程度随着水平的降低而增加。即水平越低,锅内温度越高,投入的叶子越多,整形时用力越大。

上等的碧螺春呈银白色、翠绿色,条索长而细,卷曲成螺形,上面覆盖着白毫。冲泡后汤色翠绿清澈,香气浓郁,味道清新醇厚,回味甘甜持久。劣质碧螺春色泽乌黑,布满青毛,无光泽,冲泡后无香味,汤色黄黑如隔夜茶。

碧螺春品质优良。清末真君(1857-1918)所著《中道》云:“茶上者碧螺,不易得,如苏天池,次为龙井;粗……绿茶”。第二六安(今六安瓜片)”。可见碧螺春已被誉为史上第一。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细长,卷曲成螺,布满毛,银白翠绿,香气浓郁,味鲜甜,汤色清绿,叶底鲜绿。素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3、春茶分级

碧螺春分有7级,从1级到7级芽、叶逐渐变大,毛逐渐减少。当地茶农这样形容碧螺春:“铜丝条状,螺旋状,毛茸茸的,花香果香,清新爽口。

相关资讯